
核心提示: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、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式發布的GB/T 30099-2025《實驗室離心機》,與已實施十年的GB/T 30099-2013《實驗室離心機通用技術條件》相比,此次修訂不僅是一次名稱的簡化,更是技術內涵的全面躍升,標志著我國實驗室離心機技術規范邁入新階段。湖南赫西儀器裝備有限公司作為核心起草單位,再次彰顯行業地位。

中文名稱: 由“實驗室離心機通用技術條件”簡化為更核心的“實驗室離心機”。
英文名稱: 由“General specifications for laboratory centrifuge”更新為更簡潔通用的“Laboratory centrifuges”。
意義:名稱去“通用技術條件”,凸顯其作為實驗室離心機基礎性、權威性國家標準的地位,更符合國際通行表述,便于技術交流與應用推廣。

本次修訂絕非簡單編輯調整,而是針對行業發展和應用需求進行了實質性技術升級:
術語體系重構:
新增: “冷凍離心機”、“制熱離心機”、“常溫離心機” —— 清晰界定溫控類型,適應多樣化的實驗場景(如生物樣本保存、特定化學反應)。
刪除: “超速離心機”、“低速冷凍離心機”、“高速冷凍離心機” —— 分類邏輯優化,避免交叉重疊,更側重核心功能屬性。
更改: “立式離心機”定義更新,確保與現代產品設計一致。
新增關鍵要求:
結構要求(6.2): 強化設備基礎設計的穩固性與可靠性。
振幅要求(6.8): 嚴格控制運行振動,保障實驗精度和設備壽命。
制熱要求(6.10): 填補標準空白,規范具備加熱功能的離心機性能。
機械安全要求(6.11.2): 大幅提升對操作人員的安全防護等級(尤其關注轉子意外彈出等風險)。
電磁兼容性要求(6.12): 確保離心機在復雜電磁環境中穩定運行,不干擾其他精密儀器。
關鍵指標更嚴格:
轉速相對誤差、轉速穩定性、試液溫升、制冷溫度誤差、聯鎖保護等核心性能參數的測試方法與要求被實質性更改并優化 (6.3, 6.4, 6.6, 6.9.3, 6.11.2.5),指向更高精度與可靠性。
試驗方法同步更新:
新增試驗: 為新增的結構、振幅、制熱、機械安全和電磁兼容性要求配套了嚴謹科學的試驗方法 (7.4, 7.10, 7.12, 7.13.2, 7.14)。
刪除冗余: 淘汰了“旋轉組件重量偏差”和“噪聲聲功率級”的試驗方法 (原7.4, 7.7.2),聚焦核心性能與安全。
優化方法: 對噪聲發射聲壓級、試液溫升和制冷的試驗方法進行了重要更改 (7.7, 7.8, 7.11),確保測試更貼近實際、結果更可靠。
質量保證與標識規范:
刪除了“周期檢驗”條款 (原8.5),質量保證體系要求可能整合或依據其他體系標準。
新增“警示標志”要求 (9.2):
強制規范設備上的安全警示標識,提升用戶安全意識,降低操作風險。

歸口管理: 全國實驗室儀器和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(SAC/TC 526)。
核心起草單位: 湖南省計量檢測研究院、湖南赫西儀器裝備有限公司(第一起草單位)、湖南湘儀實驗室儀器開發有限公司等二十余家頂尖科研院所、檢測機構及行業企業共同參與。
主要起草人: 陳慶雄、王凱、魏強、徐昌平、張桂玲、尋繼勇等資深專家領銜編制。

技術門檻提升: 更嚴格的安全、性能和測試要求,將加速淘汰技術落后、質量不達標的產品,推動行業集約化與高端化發展。
安全壁壘筑牢: 新增的機械安全、電磁兼容及警示標志要求,為實驗室人員和環境構建更堅固的安全防線,減少事故風險。
創新方向明晰: “制熱離心機”等新術語的引入,為溫控技術發展指明方向,鼓勵企業研發更智能、更多元化的產品。
國際接軌加速: 標準名稱與術語的優化,增強了與國際標準(如ISO, IEC)的協調性,顯著降低中國優秀離心機產品進入全球市場的技術壁壘,為國產高端儀器出海鋪平道路。
應用領域保障升級: 從基礎科研到精準醫療、生物安全,新版標準為關鍵領域提供更堅實的設備性能與安全保障。
用戶保障增強: 更高的精度、穩定性和可靠性要求,直接保障了科研實驗數據的準確性和重復性。
GB/T 30099-2025不僅是技術規范的升級,更是中國實驗室裝備產業追求卓越、對標國際的里程碑。以赫西儀器為代表的國內企業深度參與國標制定,充分展現了其技術實力與行業責任感。新標準的落地,必將引導離心機行業向更高安全性、更強可靠性、更優性能的未來堅定前行,為中國乃至全球的科研進步與產業升級提供堅實的裝備基石。實驗室離心機的“中國標準”新時代,已然開啟!
